Leave a comment

湖南省民协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总结暨第二届常务委员会任期工作规划

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第一届常务委员会任期从2006年11月至2011年11月,基本完成了队伍组建、梅山民间文化资源的调查抢救和整理出书3大阶段性基础任务。随着省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于2011年12月在长沙召开,做为所属专业委员会的第二届常务委员会,于2012年9月27日在新化华天大酒店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主任委员李新吾总结了第一届委员会5年间的主要工作,重新聘任了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发布了2012至2016年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的任期工作规划。

一、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共完成了5项资源调查、整合工作

(1)组建了一支调研队伍:这支队伍共有100余人,以原冷水江市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7个课题组和一个民间艺术团为班底,长沙、湘潭、益阳、湘西、怀化、娄底、邵阳、郴州、永州等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学者为骨干,北京和长江流域及港、台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合作伙伴,法、美、日、韩、新、马各国学者为外援,分博导、硕导、硕士以上研究生、地方学者和本土调查员五个层次,以现驻娄底的湖南省民协梅研会为中心,建立了通畅的学术联系。其中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华澜、香港中文大学讲师吕永升和广西仫佬学者赖锐民已成为梅研会正式签约的“客座研究员”。

    (2)抢救了一批珍贵资料:这批资料分民间手抄文献、实物图片和音像视频资料三个部分,其中民间手抄文献含傩艺、工匠等20多个行业世代秘传的530多种科仪本经3万多个页面,图片为2001-2011年间湘中地区群体性民俗活动、巫傩法事、法器、神偶、符书、手诀、民居及公共建筑、民间木雕、石刻、绘画等事象约2万幅照片,视频资料为2001-2011年间梅山巫傩道教混融法事、傩戏、傩事手诀演示和人物访谈约12000分钟。

(3)推出了一批学术成果:这批成果包括两部专著和上百件学术报告。两部专著一是《梅山蚩尤-南楚根脉、湖湘精魂》,本书由我会和冷水江梅山蚩尤文化研究中心主编,李新吾、李志勇、李新民执笔,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正式出版。全书45万字,分8章26节86个专题,综合运用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文物考古学和民间文艺学、傩戏学的观点与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湖南地区8千年以来的开发史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娄底地域在湖南开发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湖南民族和人口属性的构成、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形成构架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被北师大陈子艾教授认为:在梅山文化研究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著二是《湘中宗教与乡土社会》大型调查报告集。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与法国远东学院合作立项,台湾蒋经国基金会资助,2003年启动,共分50余个子课题,80%以上的子课题由我会会员承担,60%以上的子课题出自娄底;课题目标是对古梅山各县市民间以宗教信仰为主干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整理。2006年结题后,我会又组织力量参与反复修改充实,现已交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定稿分为上中下三卷,200余万字,预计今年底出版。

 单篇学术论文中较为重要的是陈子艾、李新吾、李志勇、李新民、杨理胜等人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均见于大陆的《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炎黄文化研究》和港、台的《中国历史的人类学研究》、《宗教哲学研究》等顶级专业学刊。

(4)打造了一批金字招牌:在中国民协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的多方帮助下,我会协助地方政府打造的这些金字招牌包括新化的“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冷水江的“中国蚩尤文化保护基地”、“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等4个称号,新化的《新化山歌》和冷水江的《梅山傩戏》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化的《梅山武术》和涟源的《珠梅抬故事》、《枫坪傩狮舞》等省级项目。其中冷水江傩戏队在“2007年中日文化交流会”开幕式上代表中方成功演出后,《梅山傩戏》还由文化部特批,参与八省《中国傩戏》捆绑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遗”项目。

(5)组织了一批媒体炒作题材:近两年,我会利用一切机会,在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三湘都市报》及《娄底日报》、娄底电视台等媒体推出了一批大篇幅的专版、专题报道,特别是2012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下,《中国文化报·湖湘文化特刊》组织了5次特别采访,推出了4个专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也于10月19日以“独家报道”形式一次性推出3个专版,集中推介“梅山文化”概念。此外,我会还组织编写了两部46集电视连续剧脚本框架,随时可以应对炒作机遇。

上述工作,奠定了我会的学术地位,基本形成了学术界研究和媒体报道梅山文化元素,都已不能回避我会的格局;同时,也为湖南“大梅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做好了文化资源的清理、储备。

二、第二届常务委员会任期工作计划

(1)积极开展创建《中国梅山学》的基础工作。创建《中国梅山学》专业性边缘学科,是梅山文化研究事业深入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基础工作分三步:首先是以已有资料为基础,建立《梅山民间传统文化研究》数据库,以期与法国远东学院的《湖南神像》和美国哈佛大学的《湖南传统文化研究》两个数据库形成互补。其次是以数据库为核心开创《中国梅山学论坛》网站,吸纳国内外人文科学各学科研究人员参与;随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不断提供可调研信息,吸纳最新科研方法和研究成果,以提升数据库的实用性。第三步预期在2015年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启动并持续举办两年一届的论坛年会,为湖南大梅山文化旅游协作区内的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发展提供长效的智力支持。

(2)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每年有一到三项新的学术成果问世。以不断强化本会的科研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3)争取社会支持,筹组“大梅山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抢救、研究与开发三结合的道路,以引导相关产业尊重并有效利用科研成果,同时开发、培育本会的自身造血功能。

 

 

                                              2012年9月27日

 

 
After getting the application, resume service study the questions, the organization that provides the scholarship, and any homework helper recipients of its scholarship.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