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湖南省民协【大美乡愁】寻找湖南最美“古村镇,老手艺”活动采编组,带你走进洪江古商城,寻访“老手艺”杉枝脚盆。
【湖南日报】2014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版报道
本报记者 文热心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唐钱林
近日,记者来到洪江古商城,寻访曾被国家主席刘少奇称赞的杉枝脚盆。
样子犹如去盖南瓜
脚盆找到了,在古商城“顺发油号”的陈列室里。
八个脚盆,大的外径一尺八寸许、小的一尺一寸许;一个脸盆,外径一尺许;一个提桶,高一尺五寸许,外径不足一尺。九个盆子叠在一起,形成宝塔状,所以注册商标也就是“宝塔”。
木脚盆,在塑料盆、搪瓷盆没有成为主流产品时,谁家没有它?可杉枝脚盆与一般木脚盆比起来,特点鲜明:盆的外表凹凸起伏,造型对称均匀,犹如去盖的南瓜;颜色内径棕红,外径浅黄;木纹自然,协调统一,真是赏心悦目。
72道工序得半年时间
我们好容易才找到罗本会师傅。今年70岁的他,自13岁跟着父亲到原木社学徒起,“做了近30多年杉枝脚盆”。他说,做一个杉枝脚盆得经过选料、裁料、剁坯、清缝、画线、钻孔、配花、镶块、箍蔑、刨削、露晒、镶底、打油等72道工序。一个脚盆从裁料到做成得半年时间。
选料,得选大杉树的枝头,这种枝头比起杉板更坚硬。裁料、剁坯、钻孔、配花、刨削、打油等工序与一般木工活也差不多,而露晒那一道是大有讲究的。必须将做成的盆围、盆底放在野外日晒雨淋四个月。经过长期淋、晒,可以去掉原木中的油脂,防止虫蚁侵害,也能让杉枝板不变形。
一个盆子有几圆
罗本会说,72道工序中最关键的是清缝、镶块的两道。
做一个杉枝脚盆其实就是“拼圆”。一个脚盆就是一个圆台形的容器,盆围圆的、底是圆的;外径圆的,内也是圆的;底板是有厚度的,上面一道圆、下面一道圆;盆围每块杉枝板都向外凸,其实是扇形——不周全的圆……一个脚盆到底有多少圆,谁也说不清。
而这些圆都要由一截截方形的杉枝板来组合。由“方”组“圆”,难度由此产生。
难,却难不倒聪明的木工师傅。他们就在板的边缘做文章,弄成斜边——木匠行话是“清缝”。问题又产生了,斜度多大?
大脚盆要用60余块杉枝板,小脚盆只用10多块杉枝板,斜度多大,全凭木工师傅两只眼睛,既不绘图纸,更没有电子器计算,顶多只用合路压尺测个大致角度。就是凭着眼睛,罗本会们做出了大小不一的盆子。
罗本会说,一个学艺五年的小伙子如果不用心的话,绝对无法独立做盆,削出的杉枝板拼不拢。
刘少奇提议改厂名为“精致”
工艺如此复杂,做工如此精制,打上洪油后更是亮得放光,洪江杉枝脚盆名声因此在全国响亮。据考证,在清末,一个洪江城就有40余家杉枝脚盆作坊,当然也做油桶——装“洪油”的。新中国成立后,杉枝木盆三次参加全国木制家具展销会,都被评为第一名。参加广交会,受到外商的好评。罗本会记得,上世纪60年代,越南就派员来厂里学习木盆制作技术。
让罗本会们大受鼓舞的是1958年。那年,洪江圆木社选了一套大套小、嵌堆成宝塔形木盆,参加北京的全国工艺品展览。刘少奇等参观展览时,来到杉枝木盆展位。刘少奇停下脚步,仔细观看了一会儿,发出了“这脚盆做得好精致呀”的赞语。他在听了木盆制作情况后,提议厂名应该为“精致”。
杉枝脚盆为洪江创了牌子,当地领导都高兴,于是1958年8月,洪江圆木社更名精致圆木厂。
杉枝脚盆誉满全国,产品供不应求,红红火火一直到1995年10月。
好在有个“非遗”名分
10月下旬,记者在洪江城区寻觅,原来的精致圆木厂厂址——沙子坪5号已被高楼大厦取代。
虽然人们告诉记者,在洪江区农村还有杉枝脚盆制作者,古商城内也偶有“杉枝木盆”出售,可一个现实是这个品牌已风光不再。
罗本会说,1995年工厂改制解散时,厂里还有几十万元积余,他就分了好几万。如果当时有眼光,邀些人弄个私营厂子,说不定木盆还会走俏。
好在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了,“杉枝脚盆”牌子不能倒,这张对外文化名片不能丢。2011年,怀化市将其列入“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