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7月10日,湖南省民协【记住乡愁】寻找湖南最美“古村镇,老手艺”采编组将带你走进湖南省株洲市茶陵潞水镇下坊村,采访即将失传的老手艺“镥锅匠”。
【湖南日报】2014年7月10日第12版报道
消失的“乡村音乐”
“手拉风箱,呼呀呼地响,火炉烧得红旺旺”;“操作要留意呀,当心哪手烧伤……”“我把风箱拉,我把锅来补,拉呀拉,补呀补……”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流行全国的花鼓戏《补锅》中的唱词。唱词将补锅手艺的两个元素——风箱、火炉和职业危险——烧手点得明白。
与戏中的叫法不同,湘东一带叫“补锅”为“镥锅”。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从清晨到太阳西斜之前,在湘东农村总会听到悦耳的“镥锅”声。有时,东边“镥—锅—”声刚落,西边的“镥—锅—”声又起,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有如音乐。
叫声多是因为生意好。《补锅》中刘大娘就是等着镥好锅煮猪潲,听到镥锅匠还要等些日子才上门,简直要和女儿急了。其实,在湘东农家,煮饭得用鼎锅,炒菜得用耳锅,烧水得用小锅,煮潲用的是“牛氏锅”。这些锅均是生铁铸成,天天火烤铲刮的,用一段时间后,漏洞也就有了;特别是煮潲用的“牛氏锅”,有时连底部都会掉下一大块来。可见,那时镥锅很有市场,农村主妇谁都有过刘大娘急寻补锅匠的那种心焦时刻。
只是,后来铝锅、钢精锅的兴起,铁锅“淡出江湖”,镥锅业迅速走向衰落。“镥—锅—”这种乡村音乐逐渐消失了。
一种辛苦的职业
“镥—锅—”声消失,镥锅人还在。记者今年7月初在茶陵潞水镇下坊村见到了尹福明——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镥锅项目传承人。1941年出生的他,自幼跟随父辈出门挑、看镥锅担子,16岁开始独立门户做师傅。
他告诉记者,茶陵镥锅匠以潞水镇最多,而潞水境内又以下坊、田土、首团、元王村的从业者为多。镥锅匠出门,一般是一长一幼两人挑担。年长的为师,他的挑子一个是方底圆筐浅腹高提手的竹筐,内盛一些工具;一个上方下圆密封的皮箩,内藏衣物细软,外放风箱一具。年幼的为徒,挑的是两只圆底鼓腹的竹器,名曰“粪笼”,里面装着炉子、钳子、布筒、铁锤、莴子、尖锤、布底、垫板、铜罐、泥调羹……因此这行当中也就有“扯炉的师傅,镥锅的徒弟”的说法。
花鼓戏《补锅》中,刘大娘曾感慨:李小聪这个“模样实在强,聪明又伶俐,随身带文章”的年轻小伙子,“只可惜学补锅,实在太荒唐”。确实,在农村对镥锅匠是有点轻视。
镥锅匠挑着担子,走南闯北,走到哪就吆喝到哪,遇到有锅要补,才停下就地作业。正因为这样,镥锅匠行无定路,居无定所,食无定时,四季漂泊,一腔辛酸。一顶破草帽盖头,一身粗布衣裤遮身,一条洞洞眼眼、油腻起壳的围裙过膝,手皮又粗又黑,掌中老茧厚厚,面上黑灰斑斑,一副邋遢的职业形象,是受人轻视的原因之一。所以农村大人骂不听话的小孩,就是一句“不成器的家伙,只学得镥锅”。还有,如果小孩身上破烂、肮脏不堪,大人会骂道:“你像个镥锅匠!”
一门技术含量高的手艺
镥锅匠受人轻视的另一个原因,被认为手艺技术含量低。其实这是误会。
表面看起来,镥锅实在简单,不过是生炉子、熔铁水、打补巴、糊泥巴几道工序而已,其实这其中蕴含着许多科技知识。记者从尹福生的叙述中,得出一个结论:补锅其实就是一种生铁焊接技术,工具、用料也特殊。
首先,镥锅匠起炉生火要锤炭,这种炭叫铁炭。铁炭大有来历。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炎平者曰铁炭,用以冶锻。”铁炭有“火性内攻、焰不虚腾”,“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的特性。就是说,这种煤火焰不高,含热量却大,可以化铁为“水”,专用于冶锻。其次,化铁水的莴子其实是坩埚,耐火材料做的,在高温中铁化莴不烂。再次,压平铁水的镥巴也有讲究,是由加了些防火材料的布条条卷成的。还有,就是化铁时,会往莴子里加点盐,目的也就是降低铁的熔点,节约燃料。
待到铁化锅净,补锅匠左手托一块手掌大小、叠了好几层、放了灰的布——放灰既是为所补的口子更牢固——“铝无泥浆不息火,铁无泥浆不相洽”,也是起隔火、耐高温作用,右手用火钳夹个耐火材料做的调羹,从莴子里舀出一滴豆大的铁水,迅速倒在灰垫上,然后放在漏洞处往上顶,再用右手将镥巴快速对着漏洞处上冒的铁水往下压。下顶上压,一个铁补巴将漏洞堵上了,紧紧地贴在铁器上。像《补锅》中刘大娘用的煮潲大铁锅,长年累月受炙,底部掉了下来,李小聪干的是“接底”的大工程——敲一片圆形的生铁,嵌在底部,然后周围像补漏洞那样如法炮制。
镥锅匠补好洞并未算完,还得用粗砂轮将锅内凸起的补巴略加打磨,然后用细砂纸平整一遍,使之不妨碍铲子在锅中搅动,最后再抹上些泥浆,方才大功告成。
好多规矩和禁忌
镥锅匠自立了行规,也设置了行内禁忌。
比如说,以红罗仙师和乌鸦大师为宗师。在化好铁水后,镥锅匠将莴子夹出,在炉子周围抛甩一圈铁花——请妖鬼让道,仙师的弟子在此开炉!
还比如,不起炉(即不作成一笔生意)不吃饭。还有,手艺不传外地人。这在湘东一带还有故事。为把茶陵镥锅手艺学到手,攸县、炎陵一些后生子来了个“认父学艺”,即编个理由,说自己家里弟兄多,生活困难,愿意给有镥锅手艺的茶陵人做崽。结果,三年后手艺学会,做崽的认祖归宗,艺也带回了家。从此,镥锅手艺传出了茶陵,在湘东一带扩散开来。
其实,镥锅匠有些行规折射出他们的智慧。譬如说,补好一件锅分盆后,必用刷子圪垛往疤痕上抹泥巴。据说,这个规矩是祖师爷传下来的。传说镥锅祖师爷收留了好几个徒弟,一块干活,人多手杂,结果,把镥了和没镥的给放混了,得重新检查、试漏、返工。从此,祖师爷规定:“从今往后,镥好者抹泥为记。”
镥好抹泥也折射出他们的善良之心。说是有一次,祖师爷带着几个徒弟正在村口干活,忽然听到不远处有孩子在哭。跑去一问,才知道也是两个镥锅的,为接不到生意没饭吃而哭。祖师爷就让他们过来一块儿干,还说:“这抹过泥的算我们干的,其余的活儿一起干,工钱按两股分。”那个镥锅匠感动得直掉泪,说:“不!总要讲个先来后到,我不能抢你的生意。”祖师爷回答:“人不亲,行亲!以后咱们这一行,谁揽到活儿都不能独吞,后来的和先来的,碰在一起各分一半。”从那以后,有饭同吃、有活同干就成了重要行规。
曾经有行业协会
早在1938年,潞水镇下坊村的贺天申就报经省政府备案,在长沙成立“湖南省镥锅业工会”,向同业者发放铜质牌照108快,并拥有取缔无牌照者业的权利,大有垄断全省补锅业之势。1941年,潞水镇首团村的刘顺连,为防止走村游乡的镥匠被抓壮丁,便在首团刘家祠成立拥有168名会员的“茶陵镥锅业同业工会”,得到政府的允许,给会员发铜牌“护身”。
新中国成立后,镥锅这一行还成立了合作社,属集体性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姓的生活用具也增加了铝器、搪瓷等。镥锅匠也就与时俱进,从这一行中衍化出补陶瓷器皿的,补铝锅的。虽然,后者与补铁锅的技术要求、方法、工具等不同,但“打补巴”基本流程却是一致的。因此,这行当中又出现了大师傅,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如今,走村游乡的镥锅匠已经不见了,补铝锅、搪瓷的也不多见。镥锅,是一项基本消失的手艺。“镥——锅,镥——锅……”的“乡村音乐”,只留在上了年纪的人脑袋里,成为一种乡愁元素。